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工会

www.bhxqgh.com

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主席信箱:qxbhxqzghjgdw@tj.gov.cn | 收藏

时政热点

坚定绿色发展 刷新新区颜值

编辑:吕永健 时间:2016-12-05 点击量:

  ■ 时报记者 陈西艳 报道

  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是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要求。新区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滨海。二次党代会以来,新区连年实施“四清一绿”工程,建设独流减河、北三河、官港等大型郊野公园;建成并投用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开展全区范围坑塘和沟渠黑臭水体治理;创建美丽社区、美丽村庄,努力使新区天蓝、水净、地绿、景美。持续的生态建设和治理,为新区绿色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美丽滨海”建设中,空气质量的改善最受市民关注。新区铁腕治污,重拳出击,为蓝天碧空“减负”,效果也最为明显。

  “虽然比其他地方供暖晚了点,但听说今年是绿色供暖,为了环境,我们忍几天冻也值。”随着今年大港地区煤改燃工作完成,古林里居民刘女士的家里终于也慢慢热乎起来。

  供暖锅炉煤改燃,正是滨海新区清新空气行动的一个项目。此外,新区还实施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改造、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治理等项目。

  现代科技也在清新空气行动中大显身手。新区目前已建成23个街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23家34套锅炉自动监控系统;率先开展石化和化工行业泄露检测、修复在线监测管理试点,得到了环保部和天津市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大港异味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16年10月,有27家异味企业完成整改工作或治理设施提升改造,累计投入近2亿元。

  新区蓝天照片“刷屏”频率越来越高。今年前三季度,新区二级良达标天数189天,同比增加7天,达标率6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82,同比下降7.2%,PM2.5浓度同比下降10.9%,PM10浓度同比下降10.5%,大气环境改善的效果看得见,感觉明显。

  新区不断加大水污染源日常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积极落实清水河道行动各项任务,三年来共完成工程类项目148个,其中包括83个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强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推动完成16个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确保了水环境质量稳定;蓟运河故道、惠风溪等一批河道呈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

  “以前这里是一大片垃圾,还有人养鹅、养鸭,现在垃圾被清走了,建成了街心公园,我们早上锻炼、晚上遛弯儿,都有了好去处。”在新建成的华建里街心公园休闲健身,武大爷说这是他每天最惬意高兴的时候了。新区通过实施大绿工程,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城市绿化建设任务。今年,滨海新区通过拆乱建绿和提升改造,打通“最后100米”,把街心公园建到百姓“家门口”,人们享受绿色生活更方便了。

  多年的持续建设,让官港森林公园、北三河郊野公园和独流减河郊野公园犹如颗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新区的土地上。春日探花,夏日品荷,秋日狩红叶,冬日赏芦花,无需远行,新区百姓四季都能欣赏到美景。而海景大道绿化新建工程、东金路绿化工程、海滨大道绿化建设等道路绿化项目,在打造景观生态廊道的同时,进一步凸显了道路绿化生态效益。如今的滨海新区,正逐渐实现绿随路建、有路皆绿。

  “的确好多了,垃圾的臭味没有了,大风起时也不会再有垃圾满天飞的情况。”中塘镇西正河村垃圾收运点周边农户告诉记者。

  今年7月1日,新区农村生活垃圾转运体系正式运营。完备的设施设备使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收集、转运和处理。今年上半年,新区还完成了农村坑塘、沟渠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使这些多年来作为垃圾堆放和污水排放场所的臭水沟华丽“转身”,如海滨街远景三村、沙井子一村的坑塘水系已建设成为亲水景观坑塘。

  鸟飞鱼跃,河海交融,一个个美丽村庄、一个个美丽社区,掩映在新城区的波光绿意之间。生态建设,使新区充满生机;绿色发展,让新区魅力四射。

新闻中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