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工会

www.bhxqgh.com

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主席信箱:qxbhxqzghjgdw@tj.gov.cn | 收藏

时政热点

海陆空交通网 新区越织越密

编辑:吕永健 时间:2016-12-02 点击量:

  ■ 时报记者 马坤 报道

  在渤海之滨,迅速崛起的滨海新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京津冀广大地区密集延伸的铁路、公路线,恰似它放射出来的一道道光芒。人流、物流、资金流,正是通过这些交通大动脉,在滨海新区集散。越织越密的海陆空交通网,彰显着滨海新区的经济实力、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

  就在日前,新区西外环高速公路第九大街服务区具备使用条件宣告建成了。作为滨海新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客运通道,西外环高速与永定新河、京津高速、津秦高铁、津滨高速、海河等相交,建成通车后将把新区和华北腹地各城市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量2.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725.9万标准箱。“目前,新区绕城高速大部分路段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西外环高速、津汉高速、津港高速二期、津汉联络线基本完成主体建设,与已建成的海滨高速等高速公路和集疏港快速路,共同形成新区对外大通道。”新区建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新区范围内已建成高速公路7条,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2337条、3100公里。此外,新区还拥有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3条(京津塘高速、京津高速、津晋高速),建成连接河北省的高速公路6条(向北:沿海高速、塘承高速、唐津高速,向西:津晋高速、滨保高速,向南:沿海高速、津汕高速)。正是这一条条快速通道把新区与京津冀和广大腹地连接起来、融合起来,为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下从滨海新区到北京方便多了!”京津城际延伸到于家堡高铁站,因公务需经常往来京滨两地的张先生非常高兴。如今,每天有约12对城际列车往返于京滨之间,有力促进了京、津、滨之间的商务、旅游以及居住人流的交通往来。

  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二次党代会以来新区铁路建设方面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的大的格局下,以城际铁路建设为重点,新区全方位对接全国大铁路网,全面打造区域性铁路枢纽。津秦客运专线通车、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站运营,使新区形成以滨海站、于家堡站为主要枢纽站,以滨海北站、塘沽站为辅助枢纽站的“两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格局,实现了“1小时通达京津冀,3小时通达环渤海,5小时通达长三角,10小时通达珠三角”。驶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眼前一片豁然开朗。“3分钟就可以过海河,真是太方便了。”经常往返于中心商务区和大港地区的曹女士说。隧道开通后至少缩短了一半路程,而且全天侯开通,这让曹女士心里十分踏实。

  2015年初,中央大道海河隧道通车,除方便市区与新区交通外,也将大港地区与塘沽地区、开发区的行车时间从原来的40多分钟缩短到20多分钟。三年来,新区着力打通连接各区域的断头路、瓶颈路,让许多相距较近的区域、地段避免绕行,实现快速通达,构筑新区交通一体化格局,也得到了百姓认可。按照已列出的断头路清单,新区已陆续启建续建如北海路下穿进港铁路二线地道工程、第二大街连接杭州道跨铁路桥、洞庭路下穿京山铁路地道等工程,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可全面盘活新区现有路网,提高新区道路交通既有通行能力。

  与百姓日常出行息息相关的是,新区首次自行组织建设的轨道交通B1线、Z4线已相继开工建设。加大力度修建地铁,圆新区百姓地铁出行梦,新区正在步入轨道交通线全面推进的“快车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下,新区找准自身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争排头、打先锋的姿态,推动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是新区“着眼大思维,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的具体体现。就是这张壮阔的综合立体交通图,为滨海新区加速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提供着坚实支撑。

新闻中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