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报评论员
近日,新区公布了一批不作为不担当典型问题,共20名干部被问责,其中16名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两名干部受到诫勉谈话处理,还有两名干部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问责“利器”威严登场,力度空前。
早在一年前,“解敢促”工作启动时,新区就提出了治庸治懒、强化干部担当精神的目标,拟定了有关制度办法。早在半年前,乘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东风,新区发布干部“能上能下”和“容错免责”两个制度办法。今年以来,按照市委治理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工作安排,新区自上而下进行了动员部署,开展了学习教育,成立了专项工作机构。这一系列工作都表明,干部担当作为,是从严治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新区继续开发开放事业的必然,是广大群众的强烈期盼,是干部必须面对的“新常态”。当干部就要履职尽责,一切敷衍塞责、拈轻怕重、推诿扯皮、失职失责的行为,都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次新区通报的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中,既有听不到群众呼声以致造成违法行政的,也有在基层换届选举中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的;既有落实区政府创卫部署要求不力的,也有在经济管理中监管缺失的;既有在较大火灾事故中负有领导责任的,也有涉嫌玩忽职守导致严重后果的。4起案件是非分明,根源都在干部的思想认识上,“四个意识”不强、履职意识不足、担当精神缺失是共同本质。这些典型案件值得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全区党员干部深思,应当引以为镜为训为鉴为戒。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践行“四个意识”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在每位党员干部主动履职尽责上。全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对照区委专项治理明确的12项重点,结合这些案例认真自查,即查即改,立行立改。要把这次通报作为一次警醒。当干部,担当尽责已是常态,切莫再心存侥幸,把为国家大业、群众利益履职当儿戏。
监督检查进行中。党员干部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敢于担当担责,主动作为,才能开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