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报评论员
新区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三年更高水平发展的工作思路,把紧紧抓住实体经济不放松摆在了突出位置。这是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率先打造经济腾飞升级版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新区瞄准功能定位,大力发展以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四个“千亿元”大台阶,凸显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巨大成就。实体经济强是新区多年奋斗获得的优势,是新区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新区发展之根、腾飞之翼。
紧紧抓住实体经济不放松,要充分发挥高端制造业的强劲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有效支撑,增强功能区和街镇的载体作用。以科技为引领、为支撑,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提速提质现代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起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经济体系;着眼于“强基层”这个大方向,整合现有街镇,合理配置资源,补充完善管理职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二次党代会的举措,体现了市委“五个大力推进”创新的精神。
紧紧抓住实体经济不放松,是我们“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的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以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和党的建设制度创新中,抓好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做优做活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三次产业相融合,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做大产业金融规模,发展要素市场、互联网金融等现代金融产业,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向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建设领域;大力发展街镇经济,使街镇成为经济发展的“小老虎”,真正担负起造福一方百姓、保持一方稳定的重要职责;功能区是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必须当先锋、打头阵、担重任,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能级中发挥主体作用。
一条实体经济发展主线,支持滨海新区一路走来,也将继续支持滨海新区实现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