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吴超君) 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天在京召开宣传贯彻《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简称《特别规定》)新闻发布会。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世平全面介绍了《特别规定》出台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突出特点、主要调整内容及工会推动学习宣传贯彻《特别规定》的相关工作。
张世平强调,《特别规定》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关心爱护女职工的一贯政策,体现了对女职工权益保障的高度重视和与时俱进,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对于保护女职工的劳动能力,促进其平等就业,进一步调动女职工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世平介绍,《特别规定》正文共计16条,附录4条,涵盖了女职工“四期”保护、生育待遇、禁忌劳动范围、法律责任等内容。相对于1988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简称《规定》),《特别规定》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单位和个人,覆盖了所有用人单位及女职工,包括女农民工;调整了禁忌劳动范围,把原劳动部1990年制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由部颁规章提高到行政法规层次;规范了产假待遇,产假从90天延长至98天,实现产假与国际相关公约接轨,明确了女职工流产产假和产假期间待遇、生育或流产医疗费用的支付标准、支付单位等,特别是对是否参加生育保险女职工产假期间待遇和相关费用支出分别作了明确规定;完善了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用人单位遵守《特别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了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明确了对用人单位违反《特别规定》行为的处罚。
张世平指出,全总和各级工会组织,特别是工会女职工组织对推动《规定》修订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主动作为。1998年全总首次提出修订《规定》建议以来,各级工会先后开展了百余次专题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全总起草了关于修订《规定》可行性报告,与人社部联合向国务院法制办提交《规定(修订草案送审稿)》,推动《规定》修订列入立法计划;协助国务院法制办先后组织召开20多次专题座谈会、论证会、研讨会,8次组织省级工会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汇总归纳各地工会对《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的262条意见,积极反映工会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围绕《特别规定》的宣传贯彻和履行监督职责,各级工会将着力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迅速启动《特别规定》宣传月活动,主要采取 6项行动,包括: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特别规定》的通知;举办《特别规定》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大型咨询日活动;加强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编印百题问答、单行本、宣传挂图等宣传资料;将学习《特别规定》纳入各级工会院校干部培训课程;举办宣讲员培训班,开展宣讲活动。二是扎实推进《特别规定》的贯彻落实,主要采取6项举措,包括:成立督导组层层开展专项督查;协调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完善《特别规定》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文件;推动有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尽快启动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研究;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为女职工送法律、送援助、送关爱;大力推进工会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的全覆盖,积极推动《特别规定》内容纳入女职工专项合同;组织专家队伍,加强女职工工作的督导和研究,形成推动工会女职工事业发展的工作合力等。
据了解,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门法规。近年来,针对我国劳动关系和女职工劳动保护需求的深刻变化,修订工作于2008年列入议程,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和修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正式颁布实施。
新闻发布会由全国总工会新闻发言人、全总宣教部部长李守镇主持。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司长丁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副司长芮立新、全国妇联权益部副部长兰青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