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活动,是工会组织贯彻中央关于关心服务农民工群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滨海新区各级工会组织将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从多角度、全方位入手,通过开展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服务形式,帮助和引导他们快乐成长成才。
据2018年统计,全国697万儿童处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放养”状态。面对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给予他们学业上的帮助、做好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妈妈我好想你呀,你给我买玩具了吗?原来你在这里工作这么辛苦呀!你累不累……”7月25日,来自黑龙江大庆的8岁小朋友李子涵终于和已经5个月没见的父母团聚了。看见儿子又长高了一些,还懂得关心人了,妈妈聂淑玉开心地笑了。她说:“很感谢公司工会的贴心组织,真没想到在工地上,还能让孩子来到自己的身边。”
这感人的一幕出现在由滨海新区总工会主办,中建二局四公司工会承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慰问建设者文艺演出暨“亲情携手安康情——留守儿童梦圆津城夏令营活动”上。
亲人团聚 共度欢乐好时光
7月25日晚上,在中建二局四公司合茂苑项目工地举行的慰问建设者演出中,一幕幕团聚的动人画面让人感动。在舒缓的音乐中,8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手牵手走上了舞台,孩子们收到了工会工作人员递上的崭新书包,母亲抱着孩子共同欣赏文艺节目,感受久违的亲情团聚,其乐融融。
新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拉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慰问新区建设者文艺演出序幕,是区总工会开展的“四送一补”服务职工下基层“送文艺演出”活动的一项内容。今年,区总工会将依据基层单位的需求,组织滨海新区职工艺术团深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工地、企业、车间、社区、公寓开展演出。同时,以组织小分队形式支持各级工会开展的文艺晚会、文艺联欢活动,丰富基层文艺活动形式内容,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激发广大职工建设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热情和豪情,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活动现场歌伴舞“自豪的建设者”,相声“你好,新时代”充满正能量,舞蹈“国舞清扇”美轮美奂,快板“安康中国梦”寓教于乐,独唱“又唱东方红”、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唱伟大的祖国。现场掌声、呐喊声、欢呼声连绵不绝,项目工地上的建设者们渡过了一个开心、欢乐的美好夜晚。
观摩体验 长见识圆梦想
此次慰问演出最大的亮点是让农民工子女从家乡来到天津,趁着暑假期间到工地与父母短暂团聚。“留守儿童缺的不是物质,也不是知识。孩子们最缺的是心理关爱、疏导和引导。”新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中建二局四公司工会举办的“留守儿童梦圆津城”夏令营活动十分有新意。留守儿童作为儿童中的特殊群体,因其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导和关爱,成长中潜藏着不少问题和危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此次,中建二局四公司选择劳动竞赛、“行为安全之星”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项目职工、农民工,让他们的孩子从家乡来到天津,趁着放暑假到工地与父母短暂团聚。在工地安全课堂趣味活动中,现场孩子们在安全体验区体验观摩砌筑、绑钢筋等从未触及的父母的工作内容,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中建二局四公司工会负责同志介绍,此次活动是该公司打造“驿站一家”九个活动品牌之一亲情驿站的活动,共邀请9名留守儿童暑假期间与在天津工作的父母团聚,并组织他们去父母工作的工地现场观摩体验,参观滨海图书馆、南开大学,帮助孩子们树立梦想、增强信心、开阔眼界,努力圆孩子们的团聚梦、津城梦、大学梦。
说起这次的活动,朱姐特别感激,她说,此次她的两个儿子都从老家四川达州来到了天津,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自己和爱人都是项目上的木工,夫妇外出打工10多年了,如今小儿子都已经10岁了。哥俩从小到大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只有寒暑假时,才能偶尔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去陪陪孩子。公司担负了所有费用,不用他们出一分钱,还让孩子增长了见识,多了一份对他们的理解。
本次夏令营活动,孩子们的眼中都是新鲜,大人们的眼中只有孩子。一幕幕团聚的动人画面、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项目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和父母一同走进公司施工现场,亲身体验父母工作的环境。在极地海洋馆、滨海图书馆,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增长见识。
中建二局四公司工会负责同志介绍,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让工友们体会家庭温情,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从内心激发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帮助留守子女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把“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引领,引导农民工群体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作重点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