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工会

www.bhxqgh.com

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主席信箱:qxbhxqzghjgdw@tj.gov.cn | 收藏

聚焦滨海

劳动竞赛重突破 创新转型显作为

编辑:吕永健 时间:2017-06-28 点击量:

  ■ 时报记者 尹娜 报道

  昨日,天津市工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和技能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滨海新区作为全国劳动竞赛示范区,把劳动竞赛作为有效履行工会职能的抓手,使劳动竞赛在区域内遍地开花,特色鲜明,亮点频出,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亮点工作品牌,为促进天津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滨海新区的劳动竞赛如火如荼。作为全国劳动竞赛示范区,新区把劳动竞赛作为有效履行工会职能的现实之需,充分发挥劳动竞赛“凝聚力量、集聚智慧、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内在优势,使劳动竞赛成为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广大建设者建功立业的重要载体、岗位成才的重要舞台。

  参赛率达95%以上

  五年来, 滨海新区各级工会组织以“建功美丽滨海,展现劳动风采”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岗位技能大赛活动,取得实效。仅2016年,新区总工会围绕新区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制定了《滨海新区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竞赛规划》,精心组织全区1.6万多家企事业单位的56万余名建设者参与到2016年“建功美丽滨海,展现劳动风采”劳动竞赛活动中,参赛率达95%以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劳动竞赛新格局。全年提出合理化建议创造经济效益16.3亿元,技术革新1120项,总结先进操作法506项。

  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实践中,劳动竞赛助推了重点工程优质安全高效建设,117大厦、南港工业区开发、海河隧道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结出了丰硕的竞赛成果,不仅平均缩短工期10%以上,而且累计节省建设资金数亿元。劳动竞赛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千余家非公科技型中小企业率先争当“科技小巨人”,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劳动竞赛提升了职工技能素质,截至2016年底,职工岗位技能大赛、“千百十”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让80万人次职工接受技能培训,4.5万余人晋升了技术等级。劳动竞赛凝聚了职工精神,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市级、区级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工人先锋”称号获得者,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参与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热情高涨。

  以“津门工匠”“滨海工匠”“创新示范班组”“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选树活动等为依托,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万名职工岗位技能大赛”“金点子合理化建议”“金牌团队”“职工创新工作室”等形式多样的职工主题技能大赛和创新实践活动,调动了广大职工建功“十三五”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推动劳动竞赛与时俱进

  实践证明,广泛开展的劳动竞赛既是凝聚力量、助推发展的有效平台,也是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和美丽滨海的坚实载体。滨海新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创新竞进,不断开创开发开放新局面。作为工会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大势所需,把深化劳动竞赛作为提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竞赛理念,丰富竞赛方式,拓展竞赛内涵,完善竞赛机制,努力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助推天津实现“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多作贡献。

  目前,滨海新区正在挖掘新潜力,结合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新特点,推动劳动竞赛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管理领域延伸,特别是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和魂,逐步打破传统“一对一”的竞赛模式,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企业和职工有效组织起来,更加广泛地引领带动广大职工学技术、比技能、创绝招,促进职工技能提升、岗位成才。

新闻中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