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目标
探索开展具有行业整体性特点的京津冀地区专项劳动竞赛和各类服务职工的新方式等
以劳动竞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全面开展“建功美丽滨海,展现劳动风采”劳动竞赛,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开展“滨海工匠”评选工作、“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和“名师带高徒”活动,选树更多的“津门工匠”“大国工匠”
落实举措
推进普惠化工会服务
鼓励符合条件的二级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分中心,规范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以环卫、园林绿化等职工为服务对象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新增10万张工会会员服务卡并积极拓展增值服务,启动街镇职工服务站建设,做强“爱在滨海”网上职工婚恋平台等“互联网+工会”服务新模式,研究制定困难职工帮扶细则
记者从滨海新区总工会一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获悉,今年新区工会组织将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探索具有行业整体性特点的京津冀地区专项劳动竞赛。此外,还将探索各类服务职工的新方式,建设“民生工会”,为新区职工送福利。
劳动竞赛彰显作为
2017年,新区工会组织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展现新作为。将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全面开展“建功美丽滨海,展现劳动风采”劳动竞赛,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打造滨海新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新模式。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探索开展具有行业整体性特点的京津冀地区专项劳动竞赛。还将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滨海工匠”评选工作、“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和“名师带高徒”活动,选树更多的“津门工匠”“大国工匠”,为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和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培养更多优质技能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区大力开展“建功美丽滨海,展现劳动风采”劳动竞赛活动,全区1.6万多家企事业单位的56万余名建设者参与到竞赛活动中,调动了广大职工建功“十三五”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全年提出合理化建议29.6万件,创造经济效益16.3亿元,技术革新1120项,总结先进操作法506项。
工会服务从特惠转向普惠
2017年,新区工会组织将着力推进普惠化服务,建设“民生工会”。
为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今年,新区工会组织将加快建立多层面的法律援助服务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二级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分中心。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法律志愿者”“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职工劳动关系协调员”三支队伍的作用,规范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机制。将以环卫、园林绿化等职工为服务对象,探索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切实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工会服务从特惠到普惠的转变。今年新区将新增10万张工会会员服务卡,各级工会组织将全面落实会员服务卡覆盖任务并积极拓展增值服务。将积极推进区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加强功能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启动街镇职工服务站建设,努力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的“硬实力”。提升网上服务功能,探索建立网上“职工书屋”。新区工会组织还将整合工会系统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做强“爱在滨海”网上职工婚恋平台,拓展更具吸引力的工会APP客户端,拓展联系服务职工的新渠道,打造“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新模式。新区总工会将研究制定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鼓励支持基层和企业工会开展职工互助互济活动。各基层工会也要按照困难职工数据库动态管理要求,确保信息准确,把对口帮扶目标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