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工会

www.bhxqgh.com

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主席信箱:qxbhxqzghjgdw@tj.gov.cn | 收藏

聚焦滨海

法律援助促和谐

编辑:徐欣 时间:2017-02-17 点击量:

   在自由贸易区挂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的带动下,天津港保税区综合实力快速增强,截至去年年底,民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大众消费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均超百亿元。随着企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劳动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劳资双方诉求复杂多变。保税区总工会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课题,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新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并在威德福设备(天津)有限公司、百盛商场等企业撤资过程中化解纷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扎根基层主动掌握一手信息
  春节前,保税区总工会24小时热线响个不停,有关法律咨询的日程安排已经排到了一周以后,这让工作人员们忙得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区总工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职工有关年薪、休假等问题的咨询数量剧增,不仅是热线火爆,各微信群的询问也是络绎不绝。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来自五湖四海的15万余名职工被吸引到这片开放的领域,成为功能区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其中“80后”“90后”占主体,他们中有些人知法却不懂法,有需求却不知该向谁诉说。面对这一情况,区总工会先后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调裁结合“绿色通道”制度、法律援助制度以及维权机制,以司法大楼的调解中心为总枢纽,在汇津广场服务中心、青年公寓、福光公寓、海港公寓等务工人员聚集地建立法律援助站点,以各微信群和24小时热线作为捕捉信息的“触手”,快速、及时地收集第一手信息,并将信息与相关部门共享,达成协同作战,快速预防,化纷止争的目的。自2014年至今,区总工会与人社局共同坚持“调裁结合,以调为主”的原则,共接待来电来访7265件,受理调解1136件,调解成功896件,维权金额达645.69万余元,筑牢了维权维稳第一道防线。
  上下联动志愿团队助力维权
  甄洪媛是赛瑞丹先进材料(天津)有限公司一名普通职工,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法律志愿者,为区内企业和员工提供法律、劳动关系咨询。“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名法律志愿者,自2009年至今,我已经为很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说起自己的“第二职业”,甄洪媛笑得十分灿烂,“作为志愿者,我们的服务是没有薪酬的,但对法律公正的捍卫是光荣的,这使我有热情投入到工会维权服务工作当中来。”
  区总工会负责同志介绍,区总工会专职干部只有十几人,任务重,工作量大,而区内非公企业中,工会干部99%是兼职,做好职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光靠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区总工会将工会干部、职工群体和社会人士汇聚到了一起,不仅创建了拥有百余名会员的法律志愿者协会,还对百名企业人事专员和员工进行了培训,并在200余家企业中,组建了基层调解委员会,确保源头参与、源头介入、源头疏导、源头预警。
为了增强团队的维权水平,区总工会定期举办劳动关系论坛、法律大讲堂等活动,请知名专家和典型单位传授知识,促进人员相互交流,提升能力。目前,该团队中已有50余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劳动关系协调员资质。
  刚柔并济培养“暖心”法律顾问
  在实施调解和法律援助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当事人双方的情绪直接关系争议的走向,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抚,避免过激反应对于纠纷解决至关重要,把刚性的法律维权与和风细雨的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让来访的企业与职工在接受法律服务的同时,体会到温暖的心理关怀。
  为此,区总工会在工会干部中下力量培养了60余名心理咨询师,并与全国知名心理专家建立了长期联系,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全过程,形成了刚性依法维权与柔性心理疏导相并重的特点,使心理疏导成为处理争议、法律援助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威得福、百盛商场等企业撤资过程中,维权团队均在第一时间到达争议现场,一面运用心理手段安抚职工情绪,保证协商顺利进行,一面运用法律手段针对问题的关键点为员工争得应有的补偿,为双方寻求合理又合法的契合点,化纷止争。
  实践中,调解人员和工会干部既帮助职工明理知法、又能洞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做到对症下药,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这种不回避问题、依照法律主动而为、设身处地为当事人双方寻求契合点的思路和做法,被职工和企业称赞“接地气可信赖”,也让“有困难找工会”这句话多了一层专业保障。本报记者王晓君
 

新闻中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