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不懈追求、勇争一流”的创新劳动竞赛活动鼓励培养公司内部精干的研发人员,累计研发新产品超50项,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三安光电有限公司凭借五型班组竞赛,使KPI指标在总公司四个产业化基地保持领先……高新区企业在劳动竞赛的带动下,发展突飞猛进。如今,该活动已成为区内企业创新之源,职工发明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该区域也因此成为激发创业活力的一片沃土。截至今年8月底,高新区内企业超万家,非公中小科技型企业有8000余家。
天津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开放合作、特色示范为亮点,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面对非公企业蓬勃迅猛的发展,区总工会主席项洪文认为,劳动竞赛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只有将竞赛内容与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紧密结合,才能找准企业的关注点、兴奋点,服务和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区总工会在全区开展“一企一赛制,一岗一特色”劳动竞赛,将竞赛活动贴近企业生产经营内容,使企业经营者看到竞赛的效果与作用,积极主动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劳动竞赛受益者之一,该公司的竞赛内容始终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变化。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坚持把先进模范带动作用与创新竞赛紧密结合,并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将竞赛内容从“比数量、比质量”向“比创新、比突破”转变,围绕企业实际科研项目开展劳动竞赛,使其成果走向市场、形成效益。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及一大批市、区级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引领企业走出一条比学赶帮、逐梦前行的新时期强企之路。去年,该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的平均研发时间较2014年缩短12%,平均研发费用降低6%,申请知识产权数量增加20%。
“职工是竞赛的主体,他们参赛的积极性则是竞赛活动达到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将竞赛与评模评先、晋职级等相结合,调动职工积极性。”对于如何将竞赛常赛常新,项洪文有着自己的看法。在竞赛过程中,区总工会将其与培育职工主人翁责任意识紧密结合,开展“争当创新工作岗位”“我为企业进一言献一策”等活动,在给予资金支持的同时,推动企业把劳动竞赛与职工奖金、工资职级晋升有机结合,促进职工人才队伍的壮大。去年,全区共有107家企业以不同形式把劳动竞赛与职工奖励挂钩,职工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5700余条,实现区域、企业、职工同发展。
高新区总工会除了创新竞赛载体,还不断扩充竞赛平台。据悉,高新区在承办全市计算机程序员大赛基础上,又推出了数控机床操作工大赛,并被滨海新区命名为二级大赛,让更多科技型蓝领有了展示技能的舞台。区总工会的不断推陈出新,使竞赛成为区内的潮流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