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工会

www.bhxqgh.com

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主席信箱:qxbhxqzghjgdw@tj.gov.cn | 收藏

聚焦滨海

工会干部接“地气” 24小时开机服务 “片长”对企服务 可私人定制

编辑:吕永健 时间:2014-11-04 点击量:

开心就好 亲民

渤海早报记者 宏旭

    目前,天津保税区职工队伍达15万人,众多非公企业的工会干部,99%都是兼职。为使工会工作接“地气”,保税区工会在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2014年初推出了“分片管理、下沉服务”工作方式。

    今年初,保税区工会将空港、海港、市区的数百家企业划分为九个片区,每个片区配备专职工会干部(片区联络员),这种“零距离”服务,累计为企业解难题119个,为职工追回经济损失230万元,推动115家企业完成独签和续签工资协议工作,受到各基层工会、职工赞扬。

每天闲不住的“片长”

    从今年2月份开始,保税区工会成立基层工作部,原先在工会负责宣传工作的刘芳,当上了二片区联络员,主要负责30家企业、1个行业工会以及1个公寓工会的服务工作。

    “我的工作内容很杂,只要是涉及基层工会的都和我有关,如企业联络、职工帮扶、工资协商、法律维权、心理咨询、职工鹊桥、基层基础性建设和阵地的建设等。”刘芳向记者介绍,刚当上这个“片长”时,还有些不适应,毕竟以前工作单一,很少下到企业中来。

    “刚开始下企业时很不适应,对这些企业都不太了解,特别是第一次去时,我总怕问的问题太不专业,或是担心提出的问题会惹企业负责人不高兴……”刘芳笑着对记者说,刚开始走企业前,她每次都要先上网反复查一些关于该企业的详细资料,以对企业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经过8个多月的相处,现在大家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和片区企业的工会主席都成了好朋友。”

    据刘芳介绍,作为片区联络员的她,很少坐在办公室,经常要下到企业里去,她每周都要走访几家企业,再根据企业的需求对症下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她的电话24小时开机,有时还没上班就有企业工会打来电话咨询相关事宜,而每天晚上也是经常收到工作短信和微信等。

    为了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片区企业,刘芳建立了片区微信群,目前群里有40多人,主要是片区各企业工会主席或联络员。此外,一些涉及企业实际利益的相关事宜,刘芳会用电话、邮件、微信、短信这四个渠道全部通知一遍,确保企业知晓。

从“一对多”到“一对一”

    凯赫威(天津)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刘芳负责的二片区内的一家企业,该企业工会主席张暘向记者表示,以前他们企业去区里办不同的事需要找不同的人,而且因为他们对政策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要去好几趟,才能把事办好。“现在不管企业办什么事情,只要问刘芳一个人就行了,她会帮我们询问区里相关部门,并帮我们一一解答,遇到一些电话讲不通的问题,刘芳每次都会亲自下到企业里帮我们解决。” 张暘表示,以前企业工会对于上级工会的一些指导性文件,理解得不是很透彻,而如今对这些政策了解得很清楚,主要是因为片区联络员会主动为他们讲解,区工会更加主动的为企业服务。

    “以前我们各企业间工会很少交流,而目前通过刘芳组织的活动,我们跟其他企业也建立了联系,了解和学习了其他企业的一些好的经验,我们也更愿意参加区工会举办的活动。上个月我们公司组织了K歌大赛,刘芳就带着其他企业工会的负责人前来参观,我与其他企业工会负责人也进行了经验交流。”张暘介绍,目前企业正准备参加区工会组织的相亲活动,为未婚职工创造机会,解决婚恋问题。

    刘芳向记者表示,自从保税区进行了分片区管理后,企业在处理涉及职工相关问题时,都能够找同一个人来解决了。“原来跟企业联系的人太多了,不同的事务由不同的人给企业打电话,这样联络起来比较乱,如果这些企业只对我一个人的话,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由我来指导、协调,既方便了企业、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服务面也能更广了。”

为企业职工办实事

    在刘芳的工作中,为企业职工解决生活问题也是她的职责。上周,空客公司工会委员来电话咨询,说有一个职工母亲得了癌症,家庭条件困难,希望能申请工会大病帮扶,询问是否符合条件。

    “我当时就把帮扶的政策办法传给了他让他们看,并询问了该职工的相关情况,然后我向区工会咨询了帮扶的具体条件,又通过电话告诉该职工所有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复印件是哪些,原件是哪些,哪些需要盖章等。”刘芳介绍。

    据刘芳介绍,在没有片区联络员的时候,如果要申请大病帮扶先要去区工会找到负责帮扶的工作人员咨询,然后申请人或企业工会人员需要亲自将材料拿到管委会去,如果材料不合格的话要重新准备;因为要交原件,申请人过一段时间还要自己取回,来回需要“折腾”两三次。“现在通过我把申报的标准和材料都告诉该职工,一是简化了流程,二是我取到相关申请资料后可以代职工送到区工会去,然后一些原件审核后,我再去帮他取回来,这就节省了该职工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在刘芳当上片区联络员的8个月里,已帮助两家企业建立了职工书屋,木村进和物流有限公司的职工书屋就是其中一家。

    “当时他们工会提出要建立书屋,我就把标准告诉了他们,随后又联系了区工会组建部负责人一起去看了他们的场地,并帮助他们进行了规划布局。”刘芳说,区工会对建立书屋的企业给予价值2万元的书或电脑设备支持。

下沉式服务 更接地气

    保税区工会副主席王文芳表示,在有片区联络员前,保税区的企业门类众多,职工队伍结构也呈现复杂多变特点。特别是区内非公企业中,工会干部99%是兼职,而区工会专职干部只有十几人,任务重,工作量大。因此,工会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显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服务有死角、联系企业的程度有待加强等。

    “通过不断地思考,我们在机制和体制上创新,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两级工会保持密切联系,发挥各自的作用,真正做到为企业排忧、为职工解难,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职工素质提升铺路搭桥。我们探索和实践了‘下沉式服务’模式,把区工会的人员‘沉下去’,建立了贴近服务的工作渠道。”王文芳介绍说,建立片区联络员模式后,由工会专人负责片区,这样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能够让企业更好地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王文芳表示,“今年以来,不少企业享受了区工会的‘私人定制’、‘解难题’服务,就是因为我们要求凡是企业提出的问题,片区联络员必须汇报,并督促区工会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通过‘下沉式服务’,企业、职工得到了实惠,片区联络员也在其中切实起到了出谋划策、穿针引线、提供支持服务的作用。”

    本版图片 渤海早报记者 兰飞 摄

 

新闻中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