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工会

www.bhxqgh.com

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主席信箱:qxbhxqzghjgdw@tj.gov.cn | 收藏

聚焦滨海

《天津工人报》:建功立业 滨海潮涌

编辑:吕永健 时间:2013-05-06 点击量:

    在这片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滨海新区建设劳动竞赛2011年被全总列为“促进区域发展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滨海新区总工会按照全总“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和市总“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总体要求,围绕打好“十大战役”、推进“十大改革”的现实所需,全面组织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建功滨海促发展 十大战役展风采”主题劳动竞赛活动中来。在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劳动竞赛从南到北整体布局,从东到西统筹推进。六大领域、八大赛区中,12310个企事业单位的54.8万名职工参与的劳动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形成了地区为主、产业协同,跨行业、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竞赛格局。在创建全国示范型劳动竞赛一流赛区的过程中,各大赛区都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

     滨海兴则天津兴。滨海新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发挥引擎作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把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在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和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如何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为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定位做出新的贡献,新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以他们的扎实苦干和优秀业绩给出了答案——

      助长“小巨人”
     滨海高新区赛区作为科技创新领域劳动竞赛示范区,围绕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和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开展了“建功滨海创高端,科技领航促发展”劳动竞赛。竞赛中,高新区工会注重在培养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下功夫用气力。先后在赛象科技和天地伟业两家知名民企进行劳动竞赛的典型培育,探索出了一套中小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新模式。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现有员工1000人,平均年龄28岁,80%以上都是本科毕业生。针对年轻职工多、知识型职工多的特点,公司组织开展了“比发明、比创新、比效益、比和谐”主题劳动竞赛,各岗位设立个性化奖项,工会每月对劳动竞赛活动进行跟踪评价,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氛围,促进了企业发展。
     “科技型劳动竞赛让我们受益良多,竞赛让‘金点子’、技术能人、专业人才辈出,企业也由此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天地伟业公司工会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公司接到一项紧急任务,生产400台高速球型摄像机,生产后每4台装入一个大包装箱,在包装箱外面缠绕保护膜。由于箱子很重,保护膜很难缠,必须3个人配合才能操作,既耗时又耗力。公司职工刘新新利用以点带面转动更快的原理,制作了第一台半自动缠膜机,节省了包装生产线1/3的人力,包装速度也提升了一半,“刘新新半自动缠膜机”发明作为劳动竞赛的一项硕果,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去年,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巨人”,刘新新也成了企业发展的技术带头人。像刘新新这样的技术带头人,是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源动力,近年来有10名企业带头人和科技骨干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千余名职工与企业实现了“共赢”。
     刘新新的成功是劳动竞赛使企业与职工“双赢”的一个典型。滨海新区高新区工会以助推科技“小巨人”成长为主线,不断拓展竞赛新领域,探索竞赛新模式,将工会职能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与建设学习型班组相结合、与企业选树先进相结合,重点提升职工技能水平,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助力企业转型成长。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型科技企业共申请专利达7800项,软件著作权申请达600余项,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万余条,其中8000条被企业采纳,12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工作法”,正在为企业创造着巨大的效益。
     助推高速发展
     虽然职工技能水平良莠不齐,并且外来务工人员居多,但滨海新区保税区工会创新思路,把开展基层劳动竞赛与抓好职工技能基础教育结合在一起,走出了一条开放前沿劳动竞赛的新路。
     2009年以来,保税区工会与区人社局联手,从提升区域职工技能水平为切入点,连续5年开展了叉车、收银、焊接、计算机等技能大赛,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丰富。2012年,保税区工会举办了首届“中航机电杯”航空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区内8家航空航天企业的56名参赛选手在高精尖领域一决高下。继空客A320项目后,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中航直升机总部研发总装、无人机、卫星有效荷载、空间站等航空航天项目相继落户滨海新区,形成了“三机一星一箭一站”的产业格局。在空港经济区,航空项目有近50个,总投资30多亿美元,形成了以大型民用飞机、直升机生产为核心的航空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这对于航空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税区工会通过举办航空职业技能大赛,聚集专业领域人才交流经济,推动了区域航空航天产业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航空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为航空产业链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闻中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