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滨海新区总工会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基层需求,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和法律服务,增强职工学法用法的意识,助力职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服务职工群众的动力,让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打出法律服务“组合拳”
今年,滨海新区总工会发挥职工“娘家人”的作用,打出“组合拳”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依托专业律师为职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公益行动、多渠道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区总工会不断完善职工法律援助机制,有效化解劳动争议、维护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形成工会职工法律维权服务新格局。”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滨海新区总工会在经开区职工服务中心、保税区职工服务中心、高新区职工服务中心和滨海新区职工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和农民工窗口,每个工作日派律师值守,为到访、来电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现场答疑服务。同时,派驻律师结合职工生产生活和农民工实际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普法讲座等普法宣传工作,4个服务中心法律服务辐射全区职工和基层工会组织。今年以来,依托职工中心,新区各级工会处理接待职工来信来电来访共计3966人次,化解多起职工集访事件,主动为职工群众协调沟通与企业的矛盾。
为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区总工会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公益行动,关注农民工群体,进行实地宣讲,普及法律知识。其间,律师团队深入天津南开宸院项目、天津地铁7号线张道口站项目、天津西青美的项目、国展和东丽固废项目等施工现场,与农民工朋友面对面,针对农民工群体关注的劳动法律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宣传条例内容进行专业解读,并现场为农民工答疑解惑,切实为广大农民工提供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
同时,区总工会多渠道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以明湾公寓、福光公寓、青年公寓、天津航空口岸大通关基地一期项目及司法大楼维权服务站为阵地,发放法律宣传材料,发挥法律阵地作用。在司法大楼维权服务站由律师现场提供法律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和调解劳动争议案件,切实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区总工会还开展线上普法小课堂、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
关爱职工心理健康
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是滨海新区总工会拓宽职工服务领域,丰富职工服务内容,创新职工服务模式的一项新举措。“前期经过‘大调研’阶段,我们充分了解到职工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区总工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心理服务促和谐”活动等心理健康服务。每周三、五在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心理热线窗口,进行热线咨询以及现场一对一个案疏导,并针对职工距离远、时间紧的情况,开展到基层工会上门心理咨询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心理团辅活动36场,走进社区、企业、机关,为职工群众送上一场场“心灵放松大餐”,让职工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减压释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
今年,滨海新区总工会还开通工会心理健康服务热线,为新区职工提供优质、专业的综合心理关爱服务,缓解职工的压力,提升幸福指数。热线将资深咨询师、“知心朋友”送到职工身边,倾听职工的困难、困惑,对职工进行有效疏导释压。
据介绍,区总工会将继续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有机统一起来,做细做实维权服务工作,加强对包括广大农民工、新业态就业群体在内的全体职工的普惠性服务,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