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总工会

www.bhxqgh.com

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
主席信箱:qxbhxqzghjgdw@tj.gov.cn | 收藏

工会要闻

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吹响“冲锋号”

编辑:王雨濛 时间:2018-04-20 点击量:

         4月18日下午,滨海新区召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18年工作推进会,加快推进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区委常委、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曹金秋主持会议,强调要强化责任担当,汇聚改革合力,深入实施“蓝海计划”十大重点工程,让改革落地见效。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上,区委组织部等8 个主要牵头单位分别汇报了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和工作安排。下发了《滨海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各单位工作职责清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寅秋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蓝海计划”十大重点工程进行了简要说明。
      曹金秋指出,要提升政治站位,积极探索改革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性、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充分调动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这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产业工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心。全区各责任单位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滨海新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曹金秋强调,2017年,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改革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想改革之策,办改革之事,走改革之路,组织成立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滨海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方案》和《滨海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蓝海计划”十大重点工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滨海新区改革年。玉卓书记指出,技术工人是新区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的主力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待遇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我们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切实将改革精神、创新举措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
      曹金秋要求,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探索改革新举措。改革方案确定之后,关键在于抓好组织实施工作,要落实、落实、再落实。一是要提高对抓落实的思想认识。“蓝海计划”十大重点工程108项改革工作,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改革任务,需要做得工作很多,任重道远。干任何工作都是“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制定措施、提出要求等,仅仅是初步的,只有把决策、部署、措施和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抓出成效来,才算完成任务。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提高决策的执行力,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特别是“蓝海计划”十大重点工程牵头单位,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定措施,各参与单位要搞好配合,围绕重点工作出谋划策,将精力全部用到干实事、抓落实上。二是要掌握抓落实的重要方法。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责任担当,形成改革合力。要紧紧围绕“蓝海计划”十大重点工程,抓紧时间研究制定推进改革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要有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工作台账。三是要树立抓落实的良好作风。要深入企业、深入职工,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主动到基层去,到职工群众意见集中的行业和企业中去,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 “三六一”目标、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推动工作。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力求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干出成效、干出精品。他强调,要紧抓督促检查,在推进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我们不但要有改革具体举措,而且还要有科学化、规范化的检查督查制度,来提高改革执行力。
滨海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蓝海计划”十大重点工程,具体包括:
(一)产业工人党建领航工程
      以组织部门为主体探索通过建立联合党支部、行业党支部、网上党支部等形式,重点推进小微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基层党建工作,大力推进以“职工之家”为载体的产业工人党群中心建设,打通党组织联系产业工人的“最后一公里”。
(二)“滨海职工馨家园”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大力推进 “滨海职工馨家园”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滨海新区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建设为核心,建立完善新区工会系统三级服务体系,推进 “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打造新区产业工人温暖馨家园。
(三)产业工人“服务云”智慧平台建设工程
      依托滨海新区电子市民中心,建设新区产业工人“服务云”智慧平台,主要包括大数据管理、网上职工之家、网上学习平台。
      建立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建设“滨工惠”网上职工之家,推进“工会卡”电子化。
(四)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综合提升工程
      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滨海新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新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将新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一体化发展提升。
      深入推动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开发适应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各类培训包,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提供“菜单式”培训。
(五) “金锤杯”滨海职业技能大赛工程
      定期举办“金锤杯”滨海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职业技能大赛,设立创新奖,鼓励职工技能革新和技术创新。
      适时开展京津冀职业技能大赛,积极承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产业工人的区域融合与交流。主动寻求承办国际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
(六)做亮滨海技能大师“灯塔”工程
      组织评选滨海新区“技能大师”、“滨海工匠”,加大奖励力度,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社会地位设立新区产业工人大师津贴、工匠津贴项目,奖励他们在技能提升上的贡献。
      设立新区“大师工坊”项目,设立新区“滨海工匠工作室”项目。
(七)产业工人社会组织建设工程
      组建滨海新区产业工人社会组织服务支持中心,建设产业工人社会组织孵化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的促进作用,做到工人活动项目化、公益项目品牌化,加大对产业工人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政府向产业工人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
(八)产业工人权益保障综合平台建设工程
      加快建立滨海新区产业工人权益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维权服务“全覆盖”。设立面向公众的维权窗口、服务热线和微信、微博、APP,为产业工人维护权益链接各类资源,提供专业化维权服务。
(九)产业工人文化精品工程
      在区委宣传部支持下,扶持高质量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扶持以服务产业工人为主要功能的文艺团体、文化企业、新闻出版、网站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产业工人艺术表演团体公益演出。
      加快滨海新区工人文化宫建设,作为产业工人的文化基地和文化活动载体,丰富产业工人文化生活,承接工会文化惠民工程。
(十)产业工人身心关爱工程
      全方位关爱产业工人的身心健康,解决困难职工生活现实问题,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制度,完善产业工人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疏导、干预和保健服务体系,高度重视职业病预防和治疗工作,大幅度降低在职职工职业病发生率。
      创建滨海新区产业工人爱心基金,着力解决产业工人的生活困难、大病救助、危机难关等社会生活问题。

 

新闻中心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