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本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和技能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为迎接即将召开的天津市工会十七大,本报邀请各级基层单位工会主席围绕“劳动竞赛”主题,畅谈“十三五”期间,面对新形势,工会组织如何利用劳动竞赛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打造劳动竞赛品牌,为加快建设美丽天津作贡献。
深化劳动竞赛搭建成才舞台
滨海新区区委常委、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曹金秋(中)
滨海新区作为全国劳动竞赛示范区,把劳动竞赛作为有效履行工会职能的现实之需,充分发挥劳动竞赛“凝聚力量、集聚智慧、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内在优势,使劳动竞赛成为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广大建设者建功立业的重要载体、岗位成才的重要舞台。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创新竞进,不断开创开发开放新局面。作为工会组织,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大势所需,把深化劳动竞赛作为提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竞赛理念,丰富竞赛方式,拓展竞赛内涵,完善竞赛机制,努力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助推天津实现“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多作贡献。
目前,滨海新区正在挖掘新潜力,结合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新特点,推动劳动竞赛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管理领域延伸,特别是围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和魂,逐步打破传统“一对一”的竞赛模式,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企业和职工有效组织起来,更加广泛地引领带动广大职工学技术、比技能、创绝招,促进职工技能提升、岗位成才。
劳动竞赛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南开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尹雪莉(中)
劳动竞赛是工会组织服务经济建设的传统工作,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当前背景下,工会需要将劳动竞赛融入新的元素,使传统的竞赛向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方向发展,让竞赛活动“永葆青春”。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竞赛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因此,工会应结合实际,把如何最大限度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助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作为开展竞赛活动的新导向,把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经营管理、人才瓶颈等问题作为劳动竞赛的重点,主要围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活动,积极营造全员创新氛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016年,南开区总工会开展了劳动竞赛DIY活动,收到基层工会申报DIY项目278项,其中申报区总工会的优秀项目35项,累计拨付竞赛扶持金20余万元。
在竞赛过程中,工会还应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努力作为,唱响职工创新创业最强音。今年,南开区总工会率先建立了“劳模工作室+”的新型运作模式,鼓励各级工会组织按系统、行业创新开展“劳模工作室+”试点活动,以劳模工作室为轴心,培育创建了一批以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人物等命名的创新人才工作室,搭建起了更加广泛的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
劳动竞赛助推行业创新发展
市卫生计生委工会主席房春来
劳动竞赛可以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创新能力,在职工中掀起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对推动行业持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会组织应加强领导,拓展竞赛内容,创新练兵方式和活动载体,探索建立“培训、练兵、比武、晋级”一体化的职工技能发展机制。
要想搞好劳动竞赛,工会组织应在组织领导方面创新,实行奖励机制,增强劳动竞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几年,市卫生计生委由过去自己举办劳动竞赛提升为三部门联合举办,工会具体承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全力保证、工会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协同、职工全员参加的活动组织机制和工作新格局。吸引了全行业近12万职工参加,报名参赛决赛由几百人到43000人,决赛由3个专业到15个专业。由过去工会给予一次性为主的活动奖励,变为全行业各级党政奖励,既有物质与精神奖励,又有在职职称评定、晋级晋职、专业扶持等方面特定的长效配套政策激励,市卫生计生委一次性表彰奖励就达200多万元。
同时,工会应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劳动竞赛品牌,下真功,出新招,见实效。今年,京津冀将联合组织应急技能竞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市卫计委还将联合市总工会、市文明办等单位举办天津市卫生计生行业第五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推动劳动竞赛向纵深发展。 本报记者王晓君李洋姜凯琦摄影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