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委员会会议上获悉,2017年滨海新区劳动竞赛将紧紧围绕新区功能定位,在丰富竞赛内涵上下功夫,在创新竞赛载体上下功夫,在完善竞赛机制上下功夫,全面深化“建功美丽滨海,展现劳动风采”劳动和技能竞赛,不断增强竞赛的吸引力、活力和影响力。
■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在丰富竞赛内涵上下功夫,增强劳动竞赛的吸引力
找准京津冀三地工会融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推动竞赛活动的结合点,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有效载体和竞赛内容;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创特区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建设,深入开展创新型劳动竞赛,为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拓展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领域,深入开展安全型劳动竞赛,为“平安滨海”建设助力;围绕清洁生产、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深入开展生态型劳动竞赛,为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宜居生态新城区助力;在重点领域、产业,找准影响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等难点,深入开展增值型劳动竞赛,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实体经济助力;在教育、卫生、公交、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行业,深入开展优质型劳动竞赛,为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助力;推动已开工建设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深入开展共建精品工程劳动竞赛,为新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在全区18个街镇,以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方式,深入开展共建美丽街道、社区、村庄劳动竞赛,为不断增强街镇持续发展能力助力。
■围绕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职工技能提升、岗位建功,在创新竞赛载体上下功夫,激发劳动竞赛的活力
不断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职业技能发展机制,搭建职工成长成才平台,深化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深化“滨海工匠”培养选树活动,打造职工技能登高体系;按照有先进领衔、有创新团队、有攻关项目、有创新成果、有场地经费的“五有”原则,深化(劳模、技术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每个被命名的区级创新工作室提供创新活动资金支持,打造职工岗位创新体系;建立健全滨海新区选树、培育、宣传先进典型的长效机制,深化先进模范培养选树活动,打造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体系;广泛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科室、团队)竞赛,深化 “创新示范班组”创建选树活动,打造和谐班组创先争优体系。
■围绕竞赛健康有序发展,在完善竞赛机制上下功夫,扩大劳动竞赛的社会影响力
建立健全各级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并增加一线职工代表,把建立竞赛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作为工作重点,完善劳动竞赛组织和领导机制,更加注重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结合区域、行业的特点,加强劳动竞赛理论研究,建立劳动竞赛联系点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完善劳动竞赛推动和运行机制,更加注重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推动企业制定相应的竞赛奖励晋级制度,强化竞赛过程监督和管理,把评估贯穿到竞赛的全过程,完善劳动竞赛奖励和评估机制,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共享发展;发现典型、选树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传统新闻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竞赛活动先进典型和成果,完善劳动竞赛宣传和引领机制,更加注重创新形式,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