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局级巡视员申静涛带领市总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调研组到滨海新区总工会进行专题调研。区总工会副主席刘永清、吴寅秋、刘锦霞出席座谈会,区总工会有关部室负责同志、相关功能区工会负责同志、部分基层企业工会主席代表和一线职工代表参加座谈。

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局级巡视员申静涛讲话
申静涛对新区各级工会在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和工人队伍建设中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劳动和技术竞赛、权益保障以及工会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她强调,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当下产业工人队伍的基本状况以及对现状的把握和分析,尤其是针对产业工人主要诉求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和研究,从而制定针对性强、目的明确、高效务实的应对方案和工作办法,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产业工人队伍地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作用。

调研座谈会
刘锦霞对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就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她指出,目前,产业工人队伍已经成为滨海新区职工主体,并随着滨海新区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滨海新区总工会非常重视职工队伍建设,结合区域实际,创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采取有效举措,为区域内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一是树立“大维护”理念,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坚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与维护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相结合,维护职工的物质利益与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民主政治利益相结合,依靠工会自身的力量与借助联合社会的资源相结合。积极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四预三敏”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并逐步形成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长效帮扶救助模式,实现了源头参与,维护一线职工合法权益。二是搭建成长平台,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始终坚持“在职工素质上投入是最有价值投入”的工作理念,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和工会文化惠民工程,为一线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提升搭建平台。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主要抓手,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努力将广大产业工人组织到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中来,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职工队伍。三是强化组织“活力”,创新服务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活力工会建设活动,促进了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了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影响面。今年上半年,新区总工会在全区推广开、保、高三个功能区工会经验,实施“错峰服务”,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多形式服务活动,把服务阵地向基层延伸,服务时间向“ 8小时” 外拓展,打通了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受到企业一线职工欢迎。
刘锦霞表示,在新形势下推进产业队伍建设,区总工会还存在很多不足,下一步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互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职工素质培训力度,借助“互联网+”创新服务手段,推进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依法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实现产业工人体面劳动,保持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基层职工代表谈感受

职工代表座谈会
座谈会上,滨海新区和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工会以及富士康、杰士电池两个基层工会,分别结合专题调研内容进行了汇报,并从各自职能定位畅谈了产业工人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调研组还与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职工代表进行了面对面地座谈,职工代表就产业工人收入待遇、职业发展诉求、社会环境诉求、权益保障诉求等话题谈了感受,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表示,大家提出的很多意见和建议代表和反映了最基层产业工人的心声和当前面临的问题,调研组将把这些问题、建议带回去进行梳理,在撰写报告时予以参考,并向全国总工会进行反映,积极推动问题和建议得到落实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