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报记者 尹娜 报道
■ 截至2013年底,新区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建会16248个,年度净增建会企业3366个、净增会员47349人,建会率达到了92.53%,入会率达到90%
■ 去年新区13840家企业签工资集体协议,覆盖职工43万余人,为职工争取权益1500余万元,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989家
记者昨日从新区总工会了解到,去年以来,滨海新区各级工会组织不断加强源头参与、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法律援助、争议调处和隐患消除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促进职工收入增加,有效推动了区域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2013年新区共签订工资集体协议1839份,覆盖企业13840家,覆盖职工约43万余人。据介绍,截至2013年底,新区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建会16248个,年度净增建会企业3366个、净增会员47349人,建会率达到了92.53%,入会率达到90%。
去年逾1.6万企业建会
日前,富士康科技集团天津科技园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富士康科技集团下属三个企业的近1.2万名职工成为工会会员,从此有了自己的“家”。
滨海新区像这样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还有很多。据悉,截至2013年底,新区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建会16248个,年度净增建会企业3366个、净增会员47349人,建会率达到了92.53%,入会率达到90%。
据介绍,2013年,新区总工会按照“聚全力、深组建、全覆盖”攻坚行动的目标,以夯实工会组织基础、激发基层活力为重点,在基层工会广泛开展了以“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为目标的“活力工会”建设活动,特别加强了新建工会的对接服务和一线指导。新区总工会还举办新任工会主席上岗和社区、村工会干部培训班,累计培训366期,培训14378人次,使新区广大工会干部拓宽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多管齐下 为职工争取利益
“通过强基础、重服务、增活力、创品牌,新区总工会多措并举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新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新区各级工会组织通过积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发展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师、指导员及劳动关系调解员等“八大员”队伍,开展日常职工信访接待,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重视对新生代职工群体的人文关怀、情感疏导和心理辅导,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一年来,新区各级工会共接待职工来信、来电、来访12300余人(件)次,为6360余人次的劳动争议进行了有效调解,为职工争取权益1500余万元。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989家,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被评为“滨海新区和谐劳动关系标兵企业”,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获得“滨海新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