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全国首个面向外来工的数字化“学习超市”在开发区西区海燕公寓诞生,刘鑫与数千名居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青年足不出户便通过网络学习到英语、计算机、法律等门类的知识和课程。不久前,他在专职老师的辅导下,通过网络进行补充学历教育,获得了大学文凭。他告诉记者:“住在公寓里不仅感到安心,而且个人素质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终身受益。”
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作为外来工的集居地,员工公寓一直是新区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新区打造出了流动舞台、流动影院、文化广场、菜单式培训等全市甚至全国文明的品牌,总结出了一套公寓工作服务的综合体系,先后受到了中央领导及中宣部、全总领导的好评。
“充实并快乐着”是所有外来务工青年在滨海新区生活工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公寓组建工会,实现对公寓员工的广泛覆盖,是新区工会切实提高外来工幸福指数的创新举措。”滨海新区工会负责人表示,依托公寓工会的载体,新区工会广泛开展品牌服务活动。“我们本着‘员工需要什么、工会就提供什么’的思路,调动新区、功能区、公寓工会三级组织的力量,以员工公寓为阵地,广泛开展了以送法律、送文化、送安全、送健康、送生活便利为内容的‘为公寓外来工送温暖’活动。”新区工会负责人表示,如今阅览室、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健身室、棋牌室、家乡阅报栏等为内容的职工文化广场,已成为公寓员工学习娱乐活动的乐园。为倾听并反映员工心声,切实维护职工权益,近年来,新区工会多次组织力量深入到各公寓,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就职工的工资收入、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以及生活费用支出等情况进行广泛调研,了解住宿员工的所思、所想、所求,及时研究、调整公寓工作思路及对策方法,为员工办实事好事,并积极向政府反映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及正当诉求。
几年来,开发区、保税区、中新生态城等功能区先后累计兴建22座外来工员工公寓。通过丰富多彩的公寓活动,有效增强了新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为滨海新区劳动队伍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