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滨海新区召开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新区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区委书记何立峰出席并为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颁奖。
区委副书记、区长宗国英讲话。区政协主席张同庆,区委副书记、塘沽工委书记吕福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英涛,区委常委、秘书长李伟成,副区长郭景平出席。会议由区委副书记张继和主持。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子利宣读《关于颁布2011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的决定》。
会上,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楠,滨海新区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天津药物研究院院长汤立达作了发言。
宗国英在讲话中说,推进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持久繁荣的核心动力和根本支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区正处于加快开发开放的关键时期,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成为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贯穿于开发开放的各个方面,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率先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宗国英强调,要坚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推动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推进自主创新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把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领航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区。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要进一步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构建有新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影响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要进一步培育创新主体,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走上创新创造之路。要进一步聚集创新人才,以产业布局为导向、企业需求为重点,大力培育和集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努力打造人才高地。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比较完善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加大科技投入,营造良好氛围,为企业和个人在新区“放心、安心、舒心”创业铺平道路。
2011年度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共计72项。其中,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得科学技术合作奖,“1500吨/年丙烯直接环氧化制环氧丙烷”等9项成果获得技术发明奖,“轿车外覆盖件用高精度复杂模具开放及产业化”等62项成果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
各城区、各功能区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科技局负责同志,区委、区政府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区属国有企业、天津港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各经济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各街镇主要负责同志,驻区高校院所、重点企业,获奖单位领导和获奖代表、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约300人参加会议。